如何加强教师违反职业行为准则的风险防范
日前,教育部对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。本次曝光案例所涉及的对象涵盖了从高校到幼儿园的教师,违规行为包括体罚学生,学术不端,虐待学生,猥亵、性侵、性骚扰学生等多个问题,引发广泛关注。教师被誉为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,因而出现各类违规行为后形成的反差十分明显,加之受害者往往涉及到孩子这个特殊群体,极易成为舆情关注的焦点,严重影响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公共形象。作为学校管理者,如何防范和化解此类舆情风险,已成为普遍面临的严峻课题。
健全校内机制,减少舆情“倒逼”
纵观近年来被关注和热议的各类教师违规案例,很多都是由当事人或其家长使用微博、BBS等新媒体渠道率先曝光,在网络空间中引发热议,再“倒逼”校方去关注和处理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这种曝光方式可以使事件快速传播,迅速形成舆论压力,推动问题的解决,但也无疑会给校方和教师的整体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。因此,首先要健全校内监督和举报机制,减少社会热议对网民形成“先入为主”印象,给工作带来被动。
校内的监督举报平台应该成为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最短路径。从此类事件的受害学生及其家长的角度看,曝光的核心目的主要基于维护自身权益、惩处违法失德人员,也就是说针对的是个别违规者,而不是希望通过炒作破坏整个学校的形象。与很多松散的社会组织不同,学校有严密和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,因而,如果学校内部有健全且高效的监督和举报机制,受害者及其家长就不必先选择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等方式进行维权。学校管理者要认识到此类风险的严重程度,运营好校内互动平台,一旦接到教师侵犯学生权益或学术不端等投诉线索,确保迅速给予回应并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展开调查,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处理并给当事人答复,涉嫌违法的移交有关司法部门。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风气,给违规者以震慑,给学生以安全感。
积极回应处置,避免形象“捆绑”
面对社会舆论环境和生态的变化,很多学校的舆情工作理念仍然十分保守,不能与时俱进,制约和影响了舆情回应和引导工作的效果。事实上,出于维护学校稳定的考虑和“家丑不可外扬”等保守思想的作用,很多学校在被曝出教师违规问题后反应比较迟钝,甚至采取删帖等方式去平息事态,招致了网民更大的不满和质疑。尽管绝大多时候,学校的本意并非是要袒护和包庇问题教师,只是不希望事态闹大影响学校形象,然而,在实际效果上往往适得其反。因而,校方提升舆情回应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才是必由之路,面对教师违规引发的舆情,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提高回应能力,果断进行处置和切割,维护学校整体形象。
在全媒体时代,个体通过互联网进行表达和参与的能力极大提升,通过单一管控的方式阻止信息传播是很难奏效的。面对问题,学校只有通过官方渠道快速回应,表达“零容忍”的坚定态度,与问题教师迅速切割,不姑息、不护短,方能赢得媒体和网民的理解,减少给校方整体带来的负面影响。归根到底,违规者在教师队伍中是极少数,不能让他们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形象“代表”,如果校方给公众反应迟缓和“不作为”的印象,恰是在客观上让少数问题教师的负面形象与学校的整体形象“捆绑”在一起,得不偿失。从实际回应工作的效果看,学校管理者还要充分意识到在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,学生始终处于弱者地位,容易得到舆论的同情和支持,校方不要过多强调维护教师权益,避免引发舆情“次生危机”。
加强警示教育,斩断问题“毒瘤”
要从根本上杜绝个别教师的违规问题,斩断舆情风险源头,就要从根源防范入手,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建设,以案说法,加强警示,让失德者无处遁形。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等早已印发,都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,但一些学校在选人用人中,仍然片面看业务能力,轻视思想道德和个人品质方面的问题,这就给问题教师的出现埋下隐患。只有真正做到业务和道德两手抓,才能真正还学校和教师一个良好的舆论形象。